现今,外卖食品消费呈上升趋势,大量一次性塑料垃圾给环境造成严重负担。为此,联合国环境大会鼓励会员国研发一次性塑料产品的环保替代品,对替代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估,量化潜在环境影响。近日,联合国最新报告应运而生,即《一次性塑料外卖食品包装及其替代品——来自生命周期评估的建议》。
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指以系统的眼光,量化全球或区域范围内的潜在影响(如气候变化、酸化、富营养化等),具体则指评估各类与环境有关的投入和产出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潜在环境影响。其中环境投入和产出是指对自然资源、排放和固体废物的需求量。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提取、生产、使用、后续管理或回收及各个环节间的运输过程。
基于对LCA研究的回顾和分析,该报告旨在分析比较一次性塑料产品及其替代品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从而为LCA从业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大众提供启示。研究中所指的外卖食品被定义为速食类型,且用餐场所并非快餐店,而是家或单位等地方。评估的包装替代品主要包括一次性包装和能重复使用的替代品,需同样保证外卖的正常储存和运输。
囿于文章篇幅,本文基于以下七个维度讨论各类外卖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一、使用次数。研究显示,在重复使用足够次数的情况下,比起一次性塑料包装,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包装对环境更为友好。例如,多名学者的研究均表明,比起一次性PS容器或一次性木材包装,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包装拥有更好的环保性能(Baumann et al.(2018);Accorsi et al.(2013))。此外,也有学者强调运输过程中完善的系统和高效的方式对重复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对环境的重要性。
二、包装功能。诸多因素影响着食物类型和包装类型的匹配度,比如能装多少,能运多少,能否盛装热的和/或流体食物,能否防浪费变质等等。例如,一个纸盒,如果没有适当的涂层隔离,就可能不太适合装运蘸有液体酱汁的食品。而且,比起包装的原材料和最终的回收方式,一个更为关键的环保参数是包装保鲜的程度,此结论已得到大量的文献支持。包装内的食物通常比包装本身对环境的影响更大。
三、包装重量。一般来说,功能相同时,每一单位的包装越轻,其环保性能就越好。例如,用三种一次性塑料材料(PLA,PET,PS)做翻盖容器装草莓时,因为聚苯乙烯(PS)包装材料较轻,其环境效益便更好。再举一例,日常生活中,有六种不同类型的一次性塑料常用于水果和蔬菜的包装,分别是:XPS,OPS,PET,RPET,PLA(玉米),PP。在这六种包装中,挤压聚苯乙烯(XPS)外卖食品包装重量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且,在长途运输的情况下,包装轻便往往有利于环境。不过,XPS制品过轻,容易被风吹走,最后成为垃圾,并且,XPS包装回收需要高成本,目前回收系统不完善,导致这类包装大多只能被填埋或焚烧。
四、包装材料。材料不同,环境影响不同。对比不同材料的一次性外卖包装,多项研究表明,PS、XPS和纸张包装往往比其他材料的包装替代品(PET、PLA、PP、铝)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细化来看,就化石基替代品和纸制品比较而言,在制成食物托盘方面,后者的好处胜过前者。在气候变化、酸化、富营养化和光化学臭氧产生等几个影响类别方面,纸制一次性食品包装对环境更为友好(Johansson et al.2019)。而比较PET,PLA和PP时,通过分析由这三种替代品制成的三类一次性外卖食品包装,学者发现PLA包装对环境的影响较低。又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均可重复使用的情况下,聚丙烯(PP)容器比玻璃容器对环境的影响小(Gallego-Schmid et al.2018)。
五、生产路线和所用资源。外卖食品包装看似相同,生产路线和所用资源却可能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环境影响。例如,生产一次性塑料包装时,有两种来源,一是化石或生物基(玉米、木薯淀粉、森林残留物等)资源,二是初级资源或次级(例如回收)资源。生产路线的成熟度也对环境有所影响。化石基塑料的包装生产更成熟,然而,生物基塑料包装尚未进行大规模经济化生产,小规模生产偏多,整体不太成熟,但是发展潜力高,将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六、回收治理。与一次性塑料包装相比,一次性纸质包装等可生物降解材料在最后阶段的处理方式很重要,是进行回收,还是焚烧,抑或是填埋都影响着该类材料的优先级别。当工业堆肥或厌氧消化到位时,使用可生物降解的包装会显示出良好的环境效益。不过,若是在广泛使用垃圾填埋的国家,虽然一次性纸制包装的环境效益高,但与一次性塑料包装相比,仍不太合适。因有研究表明,在垃圾填埋场,可生物降解包装生物最终降解会产生甲烷。如果该填埋场的甲烷捕获率不高,反而偏低时,则会加剧全球变暖的幅度。由此引出至关重要的第七点—因地制宜。
七、因地制宜。地理环境不同,许多因素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从生物基塑料生产的原材料,到最后废弃物管理系统及其处理方式,地理因素会影响着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除此之外,整体地理环境还塑造着各地区消费者的行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低碳发电的技术等种种事物。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适用于甲地的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未必就是乙地的最佳选择,一切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
包装材料元宇宙 外卖盒子大评比!哪类材料更环保?
网址:http://zf3100.keqiw.cn/news/itemid-71438.shtml